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,优质的土壤才能孕育出茁壮的树苗。广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大事要事来抓,加快培育“营商广西·桂在便利”服务品牌,凝聚营商工作合力,扎实开展破除经营主体发展制约瓶颈五大专项行动,切实解决经营主体反映的问题和诉求,全区营商环境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。
2024年,南宁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、企业“办不成事”直达快办等机制作用有效发挥,有力推动1690个问题解决、企业评价满意度达99.49%,经营主体总量突破“百万”。
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,大力推行外资企业设立、变更、注销“全程网办”。重点实施21个***和26个自治区级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事项,核发全区**批港澳台居民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。南宁政务服务“数智化”转型创新实践入选国内城市治理典型案例。
强化新型监管机制运用,在全国首创“信用+区块链电子存证+电子签章”信用承诺链,通过南宁市事前信用承诺监管平台签署承诺书4.47万份,创新打造的事前信用承诺监管平台荣获第六届“新华信用杯”全国信用优秀案例。
首创“轻量化网络市场监测”数字化监管新机制,率先推出线上“资金监管+带押过户”二手房创新型交易流程,有力保障交易资金安全。全面推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科学运用信用监管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,扩大部门联合抽查范围,有效减少对市场主体的干扰。
在柳州市柳南区,企业有困难,可以找“工业110”。柳南区积极探索服务企业新机制,打造“工业110”指挥中心,切实为企业办实事、解难题。2024年共接到诉求350件、已办结344件、办结率98.3%。
2022年4月,柳南区以开展“企业服务年”活动和清廉企业建设为契机,秉持“企业吹哨,部门报到”服务理念,成立“工业110”指挥中心,开辟涉企难题快速处置的“绿色通道”。2023年5月,将服务工业企业的优良举措拓展至**产业、第三产业企业,多渠道受理政府职能范围内企业提出的咨询、求助、意见、建议和投诉等事项,按照“集中受理、分类处理、跟踪督办、统一回访”的原则,形成企业下单、快速响应、部门联动、高效办结、一站式服务体系。
从2022年运行至今,柳南区“工业110”指挥中心累计接到各类企业诉求1226件,已办结1212件,办结率为98.9%。
为推进“工业110”服务平台高效运行,柳南区纪委监委设立企业廉情工作站和重点企业廉情监测点,聘请15名特约企业廉情监督员,对10家重点企业开展嵌入式监督。将监督“探头”对准营商环境**线,“零距离”收集问题线索。2024年以来,柳南区纪委监委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48条,立案29件。
优质营商环境激发市场磁吸效应,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、茁壮成长。2024年,柳南区累计新签项目34个,投资总额12.68亿元。
2024年以来,桂平市深入实施“一把手”招商、场景招商、以商招商,招商引资跑出“加速度”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、新活力。
“去年,桂平市新签约项目40个,涵盖新材料、建材、食品加工等产业,投资额122.35亿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136%。其中,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个、专精特新企业4家。”桂平市招商促进局副局长杨阳介绍。
同时,桂平市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加强项目招商,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,推动从农业大市加快向农业强市迈进。
“去年,我们签约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招商项目共74个,投资总额36.89亿元。”桂平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干部李长胜介绍,今年2月,该市举行2025年设施农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,成功签约13个项目,总投资12.28亿元。
做好招商工作的同时,桂平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问需求、送政策、解难题,积极回应重点企业提出的71个发展难点诉求,办结率100%、企业满意度100%。
来源丨中国广西政府网公众号